流淚時你會感謝神嗎?凡事謝恩說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基督徒遭遇患難時能持續感謝的秘訣是...
聖經上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讓我們來學習在百般患難中感謝神的恩典。
何謂「神所定的旨意」
「凡事」,就字面是指「所有的事」,但為什麼在經文後面接的是「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若是金榜題名這等好事,毋須別人教,你必相信這是神所定的旨意。保羅之所以強調是「神所定的旨意」,從啟示面看,它是專指不好的、人所不樂見甚至抗拒的事,這正是他從「一根刺」而來的體悟。
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7-12節講述保羅這根刺的故事:「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這根刺令保羅痛苦萬分,他為此禱告三次,而神仍沒有拿掉它。
若保羅軟弱些,可能會怨天尤人,甚至懷疑神的全能。可是他對此有新的詮釋。保羅曾經歷被提到第三層天的啟示,他怕啟示甚大會過於自高;若驕傲的靈在他身上發動,帶來的攔阻和傷害最終將讓他無法為神所用。這刺雖出自撒但的攻擊,神卻允許它在保羅身上,好讓他更謙卑,不會走偏得罪神。於是他轉而感謝神極大的憐憫與造就,情緒就不再能綑綁他。
生命中饒恕的見證
約廿年前,有位弟兄請我幫忙審視些資料,但不久後,師母生病,我焦頭爛額,又正值換屋,那批資料竟不慎在搬家時遺失了。我道歉並提出賠償,被他拒絕,接著他開始打電話給會眾指責我。每個主日講道結束後,我走下台要和他握手,他就轉身與他人握手。這樣近四個月,我不斷禱告,飽受煎熬,一籌莫展。
某天,時機差不多成熟了,我到弟兄的工作場所找他。他坦言其實有資料影本,我一聽傻眼,直覺反應這必是神的旨意,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反而領受到豐盛恩典,就是領悟到人能力再高,總有無能為力時。其次,我沒有選擇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和對方吵架後決裂,讓「刺」消失。
神既然讓這事發生,我不會白白受苦,一定有神要成就的事。我禱告尋求,和神建立了非常親密的關係。那天,我和弟兄也有了極美的和好,我更因這被造就的過程,日後牧會時有力量承擔更多的挑戰。這恰恰詮釋了生命的成長,就是在於生命的現場,那裡才是淬鍊的最佳場域。
謝恩幫助我們正確詮釋
「凡事謝恩」並非盲目、愚昧的說法或鴕鳥心態,而是透過準確「詮釋系統」的結果。箴言第4章第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詩篇第42章第5節也講:「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正常的人是由心主導,然而保守己心需具有「察驗」的意識,才不會讓心來主宰我們的全人。
那麼,心的標準為何?人依據「心」為基礎做判斷,表示心有解讀、詮釋功能;一旦心偏差了,詮釋結果必然是錯的。大衛王曾毫無防備的讓他的心來引導,結果鑄下人生最嚴重的錯誤。當他看見不該看的,他的心發出讚嘆,沒有及時阻止偏差,導致一連串錯誤行徑出現。
詩篇作者捫心自問「為何憂悶」,「憂悶」也可置換成悲傷、仇恨、忌妒、貪心、高傲⋯⋯當我們抽離自己、檢驗自心,就是向著準確的位置靠近,也比較靠近上帝所在。經文又說:「應當仰望神」,當尋求上帝的法則,只有從上帝而來的,才會是準確而公正的結論,會大大降低得罪神、得罪人、偏行己路的機率。
調校生命詮釋系統
箴言第23章第7節告訴我們:「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人心裡的「詮釋系統」,是其行為反應的基礎。亞當、夏娃原與上帝面對面,犯罪後,上帝來找他們,他們卻躲避上帝的面,覺得上帝要來修理他們;這就是自我詮釋的結果。
罪人的本質為自我中心,加上人生經驗,形成詮釋系統固化,詮釋結果容易利己卻負面。出錯的詮釋系統未經調校,致使人際紛爭不斷,信仰岌岌可危,遇到患難、困苦,解讀錯誤,對上帝發怨言,甚至可能離開教會。
遇患難、困苦時,如何能謝恩?詩篇第42篇是很好的示範。首先「命名」,正確詮釋,檢驗情緒;其次「溯源」,找出情緒發生原因,進而提出「價值問題」,自問:「發這樣的情緒好嗎?」掌握此三步驟,並讓上帝來醫治、調校我們的詮釋系統,就如耶穌教導我們為仇敵禱告,只要開始禱告,心中自然會出現憐憫、愛,詮釋系統的邏輯因此改變,真正得到釋放和昇華的是自身,最終也能像保羅一樣,患難變為喜樂,羞辱轉成榮耀。
(本文摘自楊錫儒牧師《凡事謝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