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命裡頭有一些雜質與問題,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狀況。得救的過程中,上帝會幫助我們越來越像基督,一點一滴發現生命中的破口,真實的悔改讓我們勝過那些軟弱,而悔改要能夠確實發生,必須透過我們的靈修生活。

我們生命裡頭有一些雜質與問題,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狀況。得救的過程中,上帝會幫助我們越來越像基督,一點一滴發現生命中的破口,真實的悔改讓我們勝過那些軟弱,而悔改要能夠確實發生,必須透過我們的靈修生活。
我們需要真正的休息
歷代談到靈修,兩個最重要的原則與方法就是獨處與靜默。以賽亞書 30 : 15b「你們得救在乎歸回(repentance)安息(rest),你們得力在乎平靜(quietness)安穩(trust),你們竟自不肯」。獨處與靜默必然存在靈修形式裡面,好使我們的心靈能沉澱,可以真實回到內在自我的狀態。在心理治療中有個面對「成癮行為」的安息治療法(REST*),它所引用的概念,如同基督徒獨處和靜默的操練。為什麼獨處與靜默和「悔改、成癮」有關呢?就像嬰孩需要戒掉奶嘴代表長大一樣,現代人物質生活過剩,近年更是普遍生活在網路社群與影像上癮的焦慮中,想一想自己上一次打開手機查看通訊軟體的訊息,是幾分鐘之前呢?一天之中,花多少時間在3C產品上面呢?回歸安息與平靜安穩,對於現代基督徒似乎是要刻意去操練與保守的事情。
*REST安息治療法: Restricted (限制)、Environmental (環境)、Stimulation (刺激)、Theraphy (治療),意即限制環境刺激治療法
「獨處與靜默」的定義
希伯來書 6 : 1a「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獨處」是有目的地單單選擇與神在一起,忙碌的行程常使人卡在固定模式中跳不出來,獨處會使生命中的混亂,從內心深處浮現,讓人面對真我,對事情更有透視和新觀點。獨處的時候,要選擇一段不需著急趕赴下一個行程的時間,以及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時間與空間兩者是可以首先著手為自己安排的條件。「靜默」則是離開外界各樣聲音,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不再需要聲音來裝飾自己,或掩飾內心空虛,把注意力轉向神,聆聽祂的話。
從時間與空間上的「隔離」開始
在這個特意分別出來的時間與空間裡,不一定是讀很多的聖經,而是更多等候神,聆聽神,下定決心我現在要與神約會。從自己的身體開始,在時間與空間中「隔離(分別)」出來,不再讓下意識的習慣抓住自己,拿掉那些佔滿我們注意力的因素。當我們進入那樣的時空之中,常常發現五味雜陳的感覺浮上心頭。無論它是挫折、悲傷、得意、歡喜…,我們必須先學會讓自己感覺得到這些心靈的感受,讓自己在天父的愛中沒有隱瞞,能自然且真實的傳達給上帝。
從10分鐘開始重新對準神
起初不習慣這樣安靜的人,可能會發現時間非常難熬,所以即便從十分鐘開始,也是很好的操練。慢慢在靜默中遇見上帝,在靈裡面重新恢復、重新設定自己、對準上帝,才能經驗到祂為愛祂的人預備的美善與完全,使我們的屬靈生命越來越有深度。接著逐步延長這樣的操練與渴慕,能到一小時、三小時、半天,甚至每週都有一整天的時間在獨處與靜默中重新得力。
一起為靈修「從心」得力禱告
主耶穌!感謝祢做我們靈修生活最佳榜樣,看見祢與天父的關係是如此的深刻、真實、滿有力量。求主幫助我們,脫離現在生活各樣的繁忙與攪擾,求主幫助我們建立那樣專屬我們,神聖的時間與空間,透過靜默與獨處靠近祢,認識祢是帶領與陪伴我們行走天路,走好走滿,那位最好的朋友!阿們。
更多觀看【靈修默想入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