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孤兒的心?孤兒的心如何被挽回?

疾病的疼痛或可忍耐,但心靈的憂傷卻能打掉我們內在的根基,而天父要以祂的愛陪你走上心靈的歷程,一起來看看你的心是否在成長歷程中承受了什麼,造成今日身心靈的反應。

當撒但從天墜落,成為無父的孤兒代表,影響了世界系統中也出現孤兒的心。而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聽從了牠的話,以自由意志選擇吃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於是眼目改變,開始淪為孤兒,也以分別善惡的孤兒態度來生活。

箴言提到:「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 18:14)疾病的疼痛或可忍耐,但心靈的憂傷卻能打掉我們內在的根基,而天父要以祂的愛陪你走上心靈的歷程,一起來看看你的心是否在成長歷程中承受了什麼,造成今日身心靈的反應。

天父陪你行過心靈歷程

這樣的「心靈歷程」,是從母腹開始,經過幼年到學齡前,又接著從學齡開始直至如今。讓我們用下方的循環圖來探尋自己的心靈歷程,也能夠一步步處理生命裡的困境。

我曾經認識一位從小由繼父養大的基督徒弟兄,他的生命「歷程」是繼父在小時候常常羞辱他,以至於深深影響了他的「信念」, 使他一再告訴自己:「長大以後絕對不要倚靠人,要靠自己打拚,不可以讓別人看不起我。因為依靠人是羞恥的。」因著繼父的傷害,那「孤兒的靈」便開始在他生命裡運作,於是帶出了一個「自我信念」,就是「我是寄人籬下的、我是抬不起頭的、我是沒有價值的」,這也深深影響他的「情緒」,常常感到羞恥、委屈與憤怒,甚至自卑;更深深影響他的「行為」,花費所有生命的力氣在追求頂尖,好讓自己不致被人看不起。在生命中追求卓越與頂尖並沒有不好,然而因著孤兒的心造成的污染,就算獲得頂尖的地位,卻無法獲得真實的快樂。

失功能家庭造成的傷害

孤兒的靈有數種來源,其中之一就是失功能的家庭。從家庭而來的傷害,往往影響了我們的信念、情緒與行為,而天父此刻正要帶領我們回家,祂要醫治我們的心。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嚴厲的家庭,家人很容易批評論斷,所以我常常被嫌棄和拒絕,他們也常無法聽見我的需求,讓我感覺被忽略;這樣的經歷帶出我的信念:「沒有人看重我,沒有人珍惜我。」當透過心靈歷程循環圖來重新檢視自己時,我開始面對「自我信念」裡關於「身分認同」的部份;錯誤的信念完全讓我過濾掉神所賜的所有美好特質,包括才幹與恩賜。

重新思考自我身分認同

「信念」是一個過濾器,而「自我形象」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過去的傷害就是仇敵的立足點,撒但會讓你透過這些傷害產生不良的「自我信念」。

我因著信念造成情緒上容易感到退縮與灰心沮喪、被嫌棄與不受歡迎,在「行為」上也不會與人互動,每次聚會完便想趕快離開,然而內心卻渴盼著人見人愛。如果沒有回到基礎點去面對生命中的經歷,便永遠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士師記 6 章中提到:「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士 6:12、15、16)基甸的心裡若只能看到自己至貧窮和至微小,如何能看到神與他同在?又如何能經歷到神的愛?

錯誤的信念會完全摧毀神兒子的形象,也就是祂給我們的美好特質。

當父母無法成為好的父母

華人文化裡,常常使用羞恥感來引導兒女。以羞恥文化來教導,就是害怕兒女驕傲或是不懂得更進步。然而,我們無法責怪父母,因為他們也是在如此教養中成長的。

在歌羅西書 3 章 21 節裡提到:「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神讓父母在世上,目的是要使孩子的心得著滋養、鼓勵和引導,但是當父母惹孩子的氣時,會使他們失了志氣,也就是在自我信念中貶低自己。這裡提到的「志氣」,就是孩子們的身分認同與自我觀;在童年時光裡,父母就像神一般的地位,我們自然而然地吸收他們的一言一行。

當我們活在被期待的家庭中,長期背負著父母對於光宗耀祖的高度期望;或是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相比,長相、身材、成績、能力……永遠比不完。這些過程會讓我們變得很不喜歡自己,擔心成為「次等人」,很容易扭曲。此外,也有從被忽略的家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孩子有很多需要沒被照顧及滿足,因此帶出負面的自我信念,在情緒裡常常容易害怕自己不如人,因為想要的始終要不到,也會感到焦慮。這樣的歷程會帶出外在的許多行為。在孤兒心態下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努力再努力,甚至十分追求完美主義,有時也會帶著面具,甚至包裝了真正的自己,不讓別人看見。

孤兒的心影響你如何看神

生活在被排斥或不被愛與肯定的家庭中,孩子們也很容易從錯誤的自我判別裡去解讀神。因為從小沒有被照顧,所以認為神也不會照顧你;若是無法感受到被家人所愛,也會覺得神不愛你;在不被肯定的家庭中成長,便覺得神也不會用我、不會要我。這些對神認識的偏差,讓我們無法真實經歷到天父的愛。

有些例子是十分嚴重的。當來自於被虐待、嚴厲或暴力的家庭,對於神也無法有慈愛的感受,甚至覺得祂是殘酷的、是會傷害人的。而來自批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常會覺得神不會垂聽禱告;很多基督徒常覺得神會聽別人禱告,但卻不會聽他的禱告,神也不會鼓勵讚美他,因為從小爸媽就以嫌棄、批評和論斷來對待他。

還有「不溝通、冷漠的消極家庭」。回想起家裡晚餐餐桌上的情景,我們或者可以稱為「失落的餐桌」;爸爸或家人只會吃飯、看電視、玩手機,從來不講話,往往神情冷漠、語言消極。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覺得「都沒有人要跟我講話,我是不重要的,我是不被愛的」,或者「手機和電視比我重要」、「我沒價值到父母連吃飯都不想跟我講話」,因此會延伸出「神不會跟我講話,我不可能聽到神的聲音,祂不會對我有興趣」。

從孤兒心成為神兒女

在生命歷程裡,要如何才能夠真正成為神兒女呢?

要從辨別自己裡面的聲音開始

很多弟兄姊妹被謊言欺騙,不斷否認聽到神的聲音,因此你要先學習辨別裡頭常有的負面聲音:「我是沒有價值的、神不會聽我的禱告、我是羞恥的、我是不重要的、神不會用我的、我是被嫌棄的」等等孤兒的聲音,求主憐憫,讓我們能夠將它摧毀。

學習聽神的聲音

首先要讓天父爸爸的愛進入我們裡面,開始了解祂的心。路加福音 3章 38 節裡提到:「以挪士是塞特的兒子;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神的兒子。」你有看到神的心嗎?神創造亞當時,不是只用塵土、吹氣來創造一個個體,乃是把他視為神的兒子,這就是神的心。

耶穌基督把我們救贖回來,按著神喜悅的意旨,把我們從仇敵手中領養回家,讓我們再次恢復神榮耀的形象,得以住在祂家中,能夠時時刻刻經歷到天父爸爸正在愛著我。

求主打開我們的眼睛

能夠真知道並真實經歷「我是神所摯愛的」。馬太福音 3 章 17 節:「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是主耶穌受洗後聽到的聲音,受洗前,主耶穌沒有講過一篇道,沒有行過任何神蹟,什麼都沒有做過,然而當祂受洗之後,天父爸爸卻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父與子的關係是要告訴我們,主耶穌是活在「肯定」裡,而不是活在「被肯定」裡。如果你覺得是靠著自己努力而成為神兒子,那你是活在「被肯定」裡,而「肯定」則是你什麼都沒有做,但神已經愛你和喜悅你。

耶穌受洗後,又在曠野面對仇敵的挑戰。撒但來試探祂說:「祢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太 4:3)而耶穌不指責也不反對,祂無須證明什麼,只要告訴撒旦,祂的價值來自於祂是神所愛,並非因為做了什麼而獲得神的愛,在創造之先,就是祂所摯愛的。

羅馬書 8 章 16 節告訴我們:「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你我不是孤兒,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就是神的兒女。如同聖經裡浪子的故事 ( 見路音 15 章 ),在他回頭時,父親仍把最好的給他,甚至後來也跟大兒子說:「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路 15:31)弟兄姊妹,你認識天父嗎?知道自己是神所摯愛的嗎?這正是你在人世間最美好的價值。

(本文整理張靜蓉牧師〈失功能家庭帶下孤兒心〉信息)

video
play-sharp-fill
更多收看【張靜蓉牧師 天父的愛系列】

發表留言

  • 首頁
  • 國度關鍵
  • 活出信仰
  • 生命靈糧
  • 節期相關
  • 講員專區
  • GOODTV+
  • 直播 Live
  • 隨選節目
  • 節目時間表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生活
  • 支持好消息
  • Generic selectors
    完全符合
    搜尋標題
    搜尋內容
    Post Type Selectors
    依照分類篩選
    以色列信息
    信仰問答
    信徒造就
    其它節日
    周巽正
    國度關鍵
    大衛鮑森
    婚姻家庭
    宣教傳福音
    寇紹恩
    廖文華
    復活節
    教會生活
    末世預言
    林瑋玲
    查爾斯史丹利
    活出信仰
    生命靈糧
    節期相關
    羅伯特莫里斯
    聖誕節
    職場系列
    葉光明
    講員專區
    財務管理

點我加入GOOD TV 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