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俱疲和人承擔的壓力密切相關。壓力難道都不好嗎?我們該如何正視和面對壓力?
由於科技進步,許多事物快速變化,現代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環境和考驗,很容易產生壓力。
認識壓力
加拿大心理學家漢斯.薛利(Hans Selye)提到,通常人面對壓力,都會產生所謂的「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可分為三個階段:
- 警戒階段(Alarm):在一個短暫情境中,開始有緊張的反應,會考慮要繼續面對或是逃避。
- 抵抗階段(Resistance):在這個階段,可以適應這個壓力並與之共存,或者行使抗壓與之搏鬥。
- 疲憊階段(Exhaustion):長期或過度的壓力造成耐受力惡化,好像失去彈性的橡皮筋,一點力道都無法再承受。
所謂的壓力並非都不好,甚至可說是一種生活的調味劑,像是在遊戲或比賽中,可能因為緊張而產生的壓力,這樣的壓力使我們感到樂趣。人在壓力中,心理會產生變化,同時也會啟動一些對身體有益的生理反應,因此短暫的壓力對人體來說是好的。只有在長期的壓力下,造成身體負擔、運作不正常時,才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等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處於長期壓力下的人,很容易生病的原因。
如何看待壓力?
現代社會常提到抗壓性,華人傳統文化也常要我們「扛起」責任。然而,當我們批評某人抗壓性過低時,其實常有很多背後我們看不見的因素,也許他已經扛了過久的責任,心裡無法放下,或者是個性不肯認輸、長期壓抑,以至於一丁點的事件發生,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在意旁人的眼光,或自身責任感太重,把壓力攬在身上。但以大自然或上帝的定律來看,我們並不需要承擔這麼多。如果有壓力時,可以尋找合適的對象,談談自身的感受。適時地表達出自己需求,尋找同伴的幫助,甚至藉由專業諮商協助,都對解除壓力很有幫助。
有的人因為長期處在壓力下而形成情緒憂鬱,如果稍微調轉方向、改變目標,接觸不同的領域,也許能因為焦點轉移,達到舒壓的效果。培養不同的興趣對我們解除壓力有很大的助益。很多人對興趣和嗜好有錯誤的認知,以為興趣必定要帶出一定的成就,但興趣純粹是讓自己開心,對陶冶身心都有好處。
抗壓性最好的操練,就是要適當地從壓力中走出來,進入神所要給我們的安息。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們不僅可以嘗試與人分享自己的壓力,也可以培養一個健康的興趣,對正承受壓力的你必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