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常讓我們不開心?從平凡中尋找生活喜樂的秘訣

當我們對他人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往往會帶來失望、受傷與苦毒,反之亦然。若基督徒與神建立起親密深厚的關係,那麼就能夠學會定睛在基督裡的盼望,享受神所賜平凡的每一天。

我在講道中時常分享,對生命要滿有盼望,要期待神在你身上動奇妙的工。懷有夢想或遠大異象,期待神做不可能的事,並沒有不好,但若將聖經未提到的事誤認成現實,懷著不切實際的期望,肯定也會引致失望。基督徒之所以會不快樂,問題不在他人,而是在於對他人抱持不當的期望。曾經,我期待我的丈夫能一直取悅我,多年後,神告訴我別再要求先生為我的快樂負責了。我們總將自己的不開心歸咎於他人,正如有些人總渴望透過他人的肯定,來讓自身保持活力、穩定、自信,到最後只會將對方逼到極限,甚至把人嚇跑。只有當我們認識自己在基督裡的身分,喜歡自己、學習對自身負責,並決心靠主喜樂,才不會把責任卸於他人,並能擁有健康整全的人際關係與生活。

平凡是人生日常風景

人生多數時候都過著平凡的日子,生活確實需要如節慶、度假等的潤滑劑,但人生絕大部分就是由起床、睡覺、工作、打掃、上教會、採買、準備三餐等例行事務組成。在周而復始的平淡生活中,仇敵最不願看到基督徒快樂,因為只要到處都是喜樂的基督徒,就會有更多人想要信主。約翰福音裡耶穌提到:「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約 10:10)神希望我們能得著豐盛的生命,這表示必須學會享受平凡的日常生活,當我們與神有親密且正確的關係,就能靠主喜樂,擁有豐盛人生。保羅在給提摩太的信中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 提前 6:6-7) 人赤裸裸地來到世界,死時什麼都帶不走。多少人忙著工作、追求財富和優渥的物質生活,卻失去了身邊的人際關係,夫妻、親子間甚至形同陌路。期望過好生活並沒有不對,但卻要時時省察自己如何度日,以及生命中的優先次序為何。保羅曾說:「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 4:11、13)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學會凡事知足,也並不是所遇到的每件事都十分順利,然而他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腓 4:12a),神的應許是,無論環境如何,在倚靠祂當中支取福音的大能,就能夠在每一天裡擁有喜樂的生命。

務實面對人生不完美

許多人在低潮時,容易口不擇言,甚至做出錯誤決定,讓關係被破壞卻又懊悔不已。然而,發怒、心煩意亂,都無法改變事實,只會徒增痛苦;再者,人生並不完美,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教會、工作、朋友、配偶。我的個性常無法將怒氣憋在心裡,有件往事,迄今記憶猶新。那時我們全家常一起吃晚餐,飯桌中央有塊可以加大桌面的桌板,總有人會不小心使湯汁流到桌板縫隙中,這會使我很氣惱,常常一邊善後,一邊罵人。某晚,神清楚告訴我:「喬依絲,妳就順其自然吧!因為再生氣,湯汁也不會從桌腳回流到杯子裡,那麼何不在清理乾淨後,心平氣和的吃頓飯呢?」大發脾氣耗費的精力等於我們進行八小時的勞動,事後還得面對當眾出醜、感到內疚等後續,又是何等精疲力竭。要知道仇敵正處心積慮的想要影響我們的心情在遇到不順心的景況時,我們可以選擇大發雷霆,但也可以用嘲笑應對仇敵的攻擊「撒但,你就這點本事啊?」如同保羅學習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並且在任何景況下都能知足,無論發生何事,都以感謝神的心來面對,眼光一旦改變,看事情換個角度,人生自會大不同。

在主裡總有選擇

有部電影描述一對論及離婚的怨偶,女主角辦理離婚手續的路上車禍失憶,她不再存留過去傷痛的回憶,改用全新的眼光認識丈夫,竟發現對方處處是優點。有句諺語說:「讓我們不開心的是我們的期望。」當學會把焦點放在自己所擁有的,而非自己所沒有的,我們也將擁有滿足的喜樂。常常,我們對人的期待是他們做不到的,這樣的要求也只是浪費時間。保羅說無論處卑賤或豐富,他都學會了知足,在舊版增訂本聖經裡也譯作「滿足到不至於沮喪或不安」。知足,不代表不想要改變,也不代表別人就此不會再犯錯,而是告訴我們要有智慧,不隨仇敵起舞而常常沮喪、不安,承擔許多無謂的壓力和浪費精力。人年輕時總愛追求完美,隨年紀增長,卻發現那是神話;現實是,人一生中可能只有少數幾天是完美的。但無論是被冒犯、措手不及、事出突然等,在主裡,我們總是有選擇的。與其選擇發怒、指責,或製造更多問題,不如選擇向神懺悔、謙卑向對方道歉,放下罪疚感,好好過完一天,而這決定權在我們自己。

在這世上沒有完全人,但我們所信的耶穌卻是完全的,祂因經歷過、體驗過各樣苦難,並且成為承擔眾罪的大祭司。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幫助人,所以當我們受到魔鬼攻擊時,要知道神會幫助我們得勝,這些經歷,也能用來幫助人;正如神使用不完全的人事物,幫助我們得以完全。

不可能取悅所有人

每個人對我們的期待不同,忙於取悅他人,不僅無法享受人生,反而容易失去自我,甚至不再討神喜悅。因此,要成為合神心意的人,需要開始學習不去介意他人的拒絕。「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 加 1:10) 保羅若只顧討人歡喜,就無法成為使徒了。耶穌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家,祂說的話、講的道並不符合當時舊有的宗教期望,但人們聽祂講道,心裡就能因著真理而知罪悔改。聖經裡曾記載有些人相信耶穌,但卻因為害怕失去人際關係而不願勇敢承認;今日也有些人在決定更委身於主時,往往也會遇到關係密切人士的排斥。但無論何人,都不值得我們因為他而失去與耶穌的關係。路加福音中,耶穌差門徒出去傳道,並告訴他們,如果被人拒絕,不要因此感到困擾心煩或失去喜樂。讓我們的眼目放在基督的身上,我們無法取悅所有人,卻要因著對基督的信心,領受與祂同在的喜樂。

(本文摘自 喬依絲邁爾牧師《期望與失望》)

video
play-sharp-fill
更多收看 喬依絲邁爾牧師【豐盛人生 系列】

發表留言

  • 首頁
  • 國度關鍵
  • 活出信仰
  • 生命靈糧
  • 節期相關
  • 講員專區
  • GOODTV+
  • 直播 Live
  • 隨選節目
  • 節目時間表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生活
  • 支持好消息
  • Generic selectors
    完全符合
    搜尋標題
    搜尋內容
    Post Type Selectors
    依照分類篩選
    以色列信息
    信仰問答
    信徒造就
    其它節日
    周巽正
    國度關鍵
    大衛鮑森
    婚姻家庭
    宣教傳福音
    寇紹恩
    廖文華
    復活節
    教會生活
    末世預言
    林瑋玲
    查爾斯史丹利
    活出信仰
    生命靈糧
    節期相關
    羅伯特莫里斯
    聖誕節
    職場系列
    葉光明
    講員專區
    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