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可以追求世界的夢想嗎?例如:成為醫師、律師或網紅?還是只有夢想成為牧師和宣教士最高尚?事實上,各行各業都能榮神益人;但重點在於,不管身處何處,都要有神的呼召。

什麼是「世界的夢想」?
倘若一個人所選擇的,是自己的「想要」,或是世界價值觀所賦予的成功和榮耀,這就是所謂「世界的夢想」。舉例來說,在選擇科系時,如果你所回應的是神的呼召,那都不成問題,因為一切都是神聖的。但當你的追求與考量並非為了回應神,而是出於人情壓力、父母的好意、社會的價值,或者是因為成績達到某個標準,就必須作出某種選擇,這便是來自世界的壓力。世界的壓力,並不只是成績不夠好時被排擠在世界夢想之外,倘若成績非常優秀,為主在學業上作光作鹽時,更是需要真正與神在異象與呼召上深深對齊的時刻。
選擇行業時,不要跟隨世界的衡量標準,而要尋求神的心意。英文的「vocation」(職業)源自拉丁文的「vocare」,意思是「to call」,也就是「呼召」。聖經中,神呼召約瑟、但以理、尼希米、以斯帖、大衛,分別成為宰相、總長、猶大省省長、王后,以及君王,如果他們沒有回應神的呼召,我們很難想像會發生什麼事,因此回應呼召是很重要的。
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馬書第 12 章第 2 節提到:「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然而,要如何心意更新而變化呢?答案是:透過「降服」。當你不確定這是自己的夢想還是神的夢想時,要先將夢想交給神。讓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進入心中,你就會明白自己要追求什麼樣的專業,因為這是神的呼召。
然而,即便是從神而來的夢想,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自己的夢想。約瑟和但以理都曾經歷破碎,夢想甚至已經死去、幻滅,但在神的時間表下,夢想又回來了。要完成神在生命中的託付和使命,便要先向自己死。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神的呼召有時是我們的腦袋無法想像,但若明白神在自己身上的託付和心意,這份工作就是非常榮耀的。不要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因為神的眼光並非如此。這個世界要我們聽從內心的聲音,但我們所要跟隨的乃是神的聲音;我們所要追求的,是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本文摘自 周巽正、廖文華牧師-共享觀點《找到神給你的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