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不只要會「做事」,還要懂得怎麼「做人」!
華人談到「待人處事」時,是將如何待人放在處事之前。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一個人是否能帶來影響力的重要關鍵。其中,與主管的關係就是一門學問,想要在職場上被肯定、拔擢,除了認真努力、專業知識和能力之外,懂得「向上管理」也相當重要。
各從其類
神在創造天地萬物時,運用這個原則,按著時候創造不同種類的生物。同樣地,面對各種不同的老闆,我們也可以運用這個原則,有不同的因應措施。
魅力型 這樣的老闆喜歡創新,較無耐心。需要一下子切入重點、單刀直入。
思考型 這類型較不容易溝通,因為他們很注重掌控,不喜歡有風險,總會不斷問問題。不要為他做選擇,只要提供許多參考資料。
懷疑型 對事情抱持懷疑,主要是因對人不信任,若能取得信任,較容易溝通。
追隨型 傾向參考過去的經驗,也很謹慎,需要多提出成功的案例,以博取信任。
控制型 認為自己最優秀,內心常有不安全感,需要找出他不安全感的來源,加以解決。
了解主管是甚麼型態,可以在提出企劃或解決問題上,有更大的助益。例如「魅力型」的主管,就必須先想好精簡的溝通內容,不要以為每次預備一堆細節資料,花時間報告一大串內容,就能過關。倘若是「控制型」的主管,就要先預想他可能會擔心甚麼,事先想好解決之道,會減少更多互動溝通的麻煩。
可能有時尚未了解,面對主管到底是要講重點還是談細節,此時就可以像論文開始之前,都會有一到兩頁的篇幅摘要該篇論文的內容。預備要提的事情內容之外,我們也可以另外預備精簡的摘要。提出摘要,當主管想進一步了解時,就能胸有成竹地說清楚內容。
找到最佳溝通方式
好的溝通管道可以幫助我們,多觀察並思考,甚麼樣的模式最能讓主管有充分的思考時間,並且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做出回應,在雙向溝通中達到雙贏。舉例而言,倘若主管已經給予充分的時間,讓你了解他所交辦的事,卻發現一週過後,你並沒有完成他所要求的事,等於這週都在做白工,這其實是扣分的表現。
歐洲管理學院的安德魯.勞倫教授曾說:「很多部屬不要只是想達到老闆的要求,甚至要思考如何影響老闆的決定。」在成為一個有效率的執行者之餘,我們也可以努力成為老闆或主管信任的忠告者,就像君王身旁的謀士一樣。
培養工作信任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甚麼時間點向主管報告甚麼內容,有很大的關係;這是人際關係溝通上需要留意的狀態。在上管理者多半需要更謹慎判斷,顧慮更多,因此我們有時需要易地而處,去思考主管的心態和想法。
面對不同的主管類型,也祈願上帝給我們智慧,如同聖經所說,向甚麼樣的人,我們就做甚麼樣的人。我們若能以合適的方式溝通,更能夠得著主管的心,在工作相處上,也能夠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