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信主之後的經驗,就會發現每一次我們遇到問題,都是因為我們想要拒絕倚靠神的恩典所引起的...

有一個剛從聖經學院畢業的年輕人,拿到神學學位,且身強體壯。有一次他計畫要到某個地方去,神問他:「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地圖,一個是隨身嚮導」,年輕人覺得自己腦筋很好又有神學學位,於是選擇了地圖。當他出發時,風光明媚、蟲鳴鳥叫,卻在三天後身處一片漆黑。深夜裡,他走進了一片森林中的懸崖邊,分不清東西南北,眼看就要出事,這時突然想起一個聲音溫柔地說:「我幫得上忙嗎?」原來是私人嚮導聖靈!他一聽到這個聲音就馬上說:「聖靈!我好需要你!」,於是聖靈馬上帶他脫離險境。過了不久,年輕人就開始想自己剛才肯定是糊塗了,接下來的路自己一個人一定應付的了,就在此時他一轉頭聖靈就不見了!三天後,他再次掉進了一片泥沼中,每走一步就陷的更深,無法脫身。這時身邊又再次想起溫柔的聲音:「需要我幫忙嗎?」「喔,聖靈!只有你能救我!」於是聖靈又救他脫離了泥沼,前往目的地。過不久,年輕人跟聖靈說:「我這邊有一張很棒的地圖,我們可以照著走!」聖靈回答他:「謝謝你,我不需要地圖也知道怎麼走,況且那張地圖是我畫的」。
有時我們需要吃盡很多苦頭才會明白,我們靠著自己是不行的,我們唯一能倚靠的是聖靈、恩典的靈。人只要接受聖靈的引導,就是神的兒子了。
恩典的特質是美麗
恩典,事實上是非常美的字眼,可惜常常被人濫用,有一次葉光明牧師在一間教會講道,他提到很多教會的名字都冠有「恩典」兩個字,可是這些教會往往是最不了解恩典的,講完之後,葉光明牧師才想到,那間教會就叫做「恩典堂」。
許多人談論恩典,卻不了解恩典的意思,恩典主要的意思就是美,是神分賜給我們的美,因為我們相信祂,所以祂用恩典將我們變得美麗。保羅在聖經中說:「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羅馬書11:6)。換句話說,人的行為不能換取恩典,能夠換取的,就不會叫做恩典,這叫我們不由得謙卑下來,因為只能依靠神的恩典,而不能用任何東西換取,我們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換取神的恩典。但靠著恩典、因著信心,你我都可以得救。如果你因為自己有信心而沾沾自喜,不要忘了保羅所說的,信心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如果你是憑著信心得救,那你就沒什麼可誇的,神用這個方法保守你免於犯下重罪,也就是驕傲。
恩典與律法
保羅又說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能靠著行為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律法的功用是什麼?律法的功用是讓神診斷出我們的問題,也就是罪。律法可以診斷出我們有罪,但不能解決我們的罪,只有恩典才能解決,所以律法可以讓你看見自己需要恩典。
律法跟恩典是互不相容的。律法是外在的約束力,告訴我們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但問題是人沒有能力去做對的事,避開不對的事。肉體的天性就是倚靠自己,不願意倚靠神。回想伊甸園的情況,撒旦引誘夏娃時說吃了之後你們就能像神一樣,像神一樣沒有問題,但人類會因為像神一樣後就不倚靠神,反而靠著善惡樹的能力。罪的本質就是心態上不倚靠神,拒絕讓神的恩典進入生命。
恩典就是讓神掌管一切
當我們以為我們不需要神的時候,我們就越是需要祂。分析信主之後的經驗,就會發現每一次我們遇到問題,都是因為我們想要拒絕倚靠神的恩典所引起的。幾年前葉光明牧師的師母路得在醫院裡等開刀時身體非常虛弱,有天她想要讀聖經卻爬不起來,醫院裡剛好有一位年長的天主教修女來探訪新來的病人,她看到師母就問她:「我可以幫你做什麼?」師母說:「能請你讀聖經給我聽嗎?腓立比書第二章」,修女驚訝地說她就是因為這段經文將自己奉獻給神的,於是師母和修女因此而結識。修女分享到曾有一位特拉普派修士分享了一段話,這段話後來影響葉光明牧師很深,並且被牧師錄起來傳送到世界各地:「求神讓我們不渴望被人看重,不求擁有安全感, 也不渴望掌控一切」這是個很困難的禱告,但確實神是我們安穩的源頭,「不掌控一切」換句話說就是真心願意讓神掌管,當神掌管一切的時候,那就是恩典。
(本文整理葉光明牧師 《信心和行為》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