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祝福還是試煉?你的消費習慣反映出什麼價值觀?學習聖經智慧,讓金錢成為祝福工具,而非信仰絆腳石,活出神所賜的豐盛人生。

(本文摘自華理克牧師《金錢觀的轉化》)
(更多觀看【奔向標竿】系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金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卻也常是壓力和焦慮的來源。耶穌在《聖經》中談論金錢的次數,比談論天堂或地獄還要多,因為祂深知金錢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力。本文將探討路加福音16章裡「不義的管家」的比喻,從中學習神對我們財務管理的期望,以及如何成為忠心的管家。
「不義的管家」的故事
路加福音16章記載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比喻:有一個財主的管家被指控浪費主人的財物。主人通知他即將失去工作,要他交出賬目。這位管家擔心失業後無法謀生,於是在離職前偷偷減免債務人欠主人的債務(有人減少50%,有人減少20%),以便日後獲得這些人的接濟。
令人驚訝的是,故事結尾主人反而稱讚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因為「不信的人在處理世俗事務上,比信仰之人更懂得為自己的將來精打細算」。耶穌接著說:「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這個故事不是要我們學習管家的不誠實,而是學習他的前瞻性和行動力。耶穌肯定的是他能看見危機、制定計畫並立即行動。神希望我們在管理資源時能夠著眼於永恆的價值,將暫時的財富用於結交「永恆的朋友」。
重新認識金錢的本質
神對金錢的看法與世俗文化截然不同。耶穌透過這個比喻向我們揭示:所有錢財都屬於神,我們只是受託管理者。在這個全新的視角下,金錢不再是我們的主人,而是服務神旨意的工具。
了解了金錢的本質後,我們需要警惕那些阻礙我們成為好管家的態度。耶穌的教導揭示四種我們在管理財務時應當避免的心態,這些心態會扭曲我們與神的關係,也會阻礙我們實現神對我們生命的計劃:
四種不該有的金錢心態
- 不要浪費錢財:如意識到金錢都是神的,我們就不會隨意浪費。記住自己只是管家,會讓我們更謹慎使用資源。
- 不要貪愛錢財:耶穌指出「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錢財。」我們的生命不能有兩個首位。
- 不要倚靠錢財:金錢會如老鷹飛走,箴言23章5節提醒,錢財如同長著翅膀,轉眼消失。把安全感建立在可能失去的事物上,必然帶來恐懼和焦慮。
- 不要期待錢財能滿足你:「貪愛錢財的,金銀不能使他滿足」(傳道書5:10)。金錢永遠不能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需要,因為我們的價值不在於淨資產,而在於神的愛。除了避免這些錯誤心態,我們還要積極培養正確財務觀念。以下是五個關鍵真理:
五個應該記住的金錢真理
- 金錢都是神的:記住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神借給我們的,這會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當明白自己只是管家,憂慮就會減少。 當面對汽車刮傷時,你可以轉念想:「神,祢的車被撞了,祢要我怎麼處理?」當孩子需要牙套時:「神,祢的孩子需要牙套,祢來安排吧。」如此思考會釋放壓力,因為最終責任在於神,我們只是祂的管家,而非所有的擁有者和問題的終極承擔者。
- 神會用金錢考驗我:金錢顯明我們最愛的是什麼、最倚靠的是什麼,以及神是否能信任我們。
- 錢財是工具:神要我們「愛人,使用錢財」,而不是「愛錢,利用人」。
- 善用錢財最好的方法是幫助人上天堂:耶穌說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使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這不是說救恩可以購買,而是指我們可以使用資源傳揚福音,支持教會事工,購買聖經贈予他人,奉獻於宣教工作,使更多人認識基督。
- 有一天我要向神交帳:「我們每一個人都得向神交帳」(羅馬書14:12)。神會算我們一生的總帳,不僅是財務管理,還包括神所賜的一切才幹、關係和機會。
關於金錢,神的智慧與世界的價值觀截然不同。當我們遵行神的原則管理財務時,我們的壓力會減少,喜樂和滿足將增加。記住:「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當我們忠心管理所託付的小事時,神會加添我們的責任和祝福。讓我們不只為短暫的今生打算,更要為永恆投資,用神的眼光看待和管理我們的財務,讓金錢成為服事神和他人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