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從邵晨光牧師的小故事裡,來思想關於「奉獻」。
早在舊約時代的西乃山上,上帝就盼望祂的每個子民都成為祭司,但他們卻不肯,所以神興起利未人成為祭司。然而在瑪拉基先知的時代,甚至祭司也馬馬虎虎地事奉主,這樣的「事奉」到底是真還是假?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服事主,然而上帝並不需要祭物,祂只是要給人機會,讓我們決定是否願將完整上好的祭物獻給祂。新約特別提出「你們是君尊的祭司」,這值得信徒省思自己的事奉與奉獻。
我在接任神學院院長期間,有一位姊妹因看見神學院已有四個冰箱,以為我們很富足而不再奉獻;但當我實際了解情況後,才發現其中有三個冰箱是完全無法運作的,有一些信徒因為家裡買新冰箱,就問神學院是否需要舊冰箱?在冰箱不是那麼普遍的時代,一般的思考可能認為還可以用就收下來,但多半都無法正常操作,或因為老舊耗電,反而需要支付更多的電費,造成神學院更大的負擔。從這件事情帶出一個省思,你獻給上帝或神事工所用的,真的是最好的嗎?
聖經瑪拉基書裡提到:「你們將瞎眼的獻為祭物,這不為惡嗎?將瘸腿的、有病的獻上,這不為惡嗎?你獻給你的省長,他豈喜悅你,豈能看你的情面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瑪1:8) 亞洲人很喜歡送禮給位高權重者,往往傾囊將最好的送去;確實,如果我們將殘缺的禮物送給地位高貴的省長,他怎麼會因此看情面來關注你?但是面對萬王之王的祭壇,聖經裡提到,百姓們卻獻上了有缺陷的祭物。換個角度說,上帝需要我們的奉獻嗎?祂根本不需要(詩50:10-12),既然世界一切所有都是祂的,為何還要將最好的獻給主?關鍵就在於送上最好的,是表達尊敬的意思,完美的禮物表明了我們對神的尊敬之心。
今天在教會當中,有人以為少了他的奉獻,教會就會倒,其實神學院和教會都是主的;不願奉獻是失去服事主的機會,上帝興起的事工,絕不會缺乏祂的供應。
我大女兒年幼時,有一天手上握著兩個小銅板,忽然爺爺從外面回來,她就跑過去說:「爺爺,這兩塊錢給你買糖果吃。」她認為糖果好吃,但爺爺會想吃嗎?或說爺爺需要她的兩個小銅板嗎?根本不需要。但從那天開始,爺爺就給她零用錢,此外,如果有人送禮物來,還會讓她先選。同樣的,你懂得回應上帝的愛,祂便打開天上的窗戶傾福於你。我認識一個美國人,他定意將所得百分之五十奉獻給神,每當他這麼做,上帝回饋給他的,遠比他所付出的還多。